007小说网 www.007xsw.com,最快更新重生之歌神最新章节!
真正有深度有内涵的导演,拍的是电影,也是一种情怀。韩-寒,显然就属于后者,一个还不太成熟不太会用电影表现自己情怀的后者。
其实,对于新人导演来说,能先拍好电影就不错了,真的不需要去整什么情怀,但《后会无期》这部电影就有点情怀过头了,略微显得有点矫揉造作,虽然时时闪烁幽默的智慧,但给人的感觉,却有点空旷和萧条。
这部电影的海报其实就是个苍茫的世界,主题曲的海报也是一条笔直的大道;电影场景是空旷萧条的世界,主题歌是萧条世界背后历经沧桑的8o后所寻找的共鸣。
《后会无期》里的男人们,看不上儿女情长,他们的世界是星辰大海。他们在旅途中遇到一些人,经历一些事,然后时间划过他们苍老的皮肤,他们傲然前行,好像一个不惧一切的旅行者。
主题似乎很有深度,但说是这么说,出成书也挺有意境的,拍成电影就是另外一个感觉了。
小说中可以将一切片段化的描述去“领会精神”,电影的片段化却只能造成结构松散;小说中只要有一个可以抓住的意识层面就足以展开自我的头脑风暴,电影的意识则潜藏在人物之中,他没有表现,那就是没有。你扒开眼皮往里看,除了眼白——还是没有。
《后会无期》的电影弥漫着一种盲目的萧条,这种萧条不仅来自荒凉黯淡的自然。更在每个角色的身上得到延伸。
杜星河看过两遍这部电影后,大概可以猜到这部电影想要描绘的概念,三个并肩前行的兄弟,最痴(可以理解为童真吧)的被遗留,被崇拜的继续前进——就像这人生一样,把纯真留在过去,带着一点张狂一点维稳一点茫然无措行走在人生的路上,追寻自己的目标。当然,这些是大致猜到的,因为电影表现的不过尔尔。
半途还加入了一条狗。承担了本片几乎所有“好萌哦”的融化观众镜头。这在杜星河看来完全是为了平衡电影中过度压抑阴沉的男性荷尔蒙味道。为俘虏女性观众而特别准备的。
当然《后会无期》中也有女性角色,但她们几乎与男主角一样,面无表情苦大仇深嘴角抽动内心有戏,她们的出现是为了引出人生的情怀。比如大城市的寻梦、幼年信仰的变革、爱情的崩塌。但她们也几乎都只停留在原地。给男人以当头棒喝,然后“嗖”地一下消失。只有男人是有车的,他们一直前进。带着一张“使命感”的脸。但车这个载体消失,两个人的关系也走到了尽头,只能自己前行去迎接未知的旅程。车没有了,旅程也就基本结束了,温水煮青蛙的将就被现实终结,这电影改编下做个广告片也一样毫无违和感,精神世界就是这么的匮乏。
《后会无期》作为一部公路片,若以旅程中完成生命体验、思想变化的角度去看的话,简直是在浪费时间——因为他们只是盲目地前行,遇到一些人,听到一些大道理,还得装自己的逼。
他们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内心的冲突从而何来?未来要去向何处?电影几乎都没做出解释,其对人物的关注程度还不如楼下晒暖的大妈见陌生人盘问的仔细。
最后陈柏-霖犀利哥变身文艺小青年,头绑上了范儿也起来了,你说这是蜕变吗?那这个蜕变是从什么时候起的?我觉得这只是他个人性格所导致的必然结果,因为他说他既然选择了就坚持到底,后来他也确实开了车,找回了自己的妞,写了自己要写的故事。旅行本身并没有改变什么,只成为了一本书的大纲。就好像《后会无期》这部电影一样,它想给你讲情怀,其实就只是按图填空的“鸡汤梗”大集合而已。
这不得不让杜星河想起之前韩-寒写过的一个段子,说的好像是他的小说中有的人到后半段莫名其妙就消失了。有人说这是在说人生无常,有些人有些事只出现一下就难觅芳踪,他说不是啊只是写书的战线太长,写着写着作者就忘了。那个时候的韩-寒还是有些张狂的,有人跟他说情怀他都自作幽默的加以调侃,如今到这个岁数的他倒是拾回了当初别人说的“人生无常”开始反复咀嚼,但是怎么说呢,有些道理不是遇见个人说了就能讲明白的。话说得再好听,讲不好,q-q签名而已。
这就好比:当别人跟你谈论情怀时,你双耳不闻的沉浸在自己的青春之中;而当你抬起头想和人聊聊情怀时,却现空有一肚子大道理却已经没有人愿意和你唠了。
虽然这部电影毛病很多,但杜星河仍旧觉得,这部片子要远爆《某时代》好几条街,只是欠缺了导演的经验而已。
这片子的片尾曲《平凡之路》,杜星河早在穿越前就听过了,现在真正看到这部电影后,杜星河又从电影中现了一改编非常经典的主题曲《后会无期》。这歌的原曲是史琪特?戴维丝的《he-or1d(世界末日)》,原版便很经典,后来被很多艺人改编过,也被很多人唱过,杜星河听过邓=紫=棋的这个版本后,他觉得这应该是他听过的《he-or1d》改编的最好的一个版本了。韩-寒出手重新谱词,果然不同凡响。
虽然不是一个圈子的人,但天才身上很多东西都是共通的。相信假以时日,这家伙如果一直走导演的路的话,未来一定会给人越来越多的惊喜,而不是像另一个导演。只会给人越来越多的呕吐物。
看过《后会无期》后,见华光之狼还远没转醒的意思,杜星河又照了一部真正的国产诚意之作来看。其实这段时间好莱坞那边爆出了很多不错的大片,但杜星河都并不是很感兴趣,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对国产片的兴趣就远了进口大片,国产的电影只要是诚意之作,他都会很用心的去支持去欣赏,对于国外的电影,反倒没那么热情了。
他之后看的这部《亲爱的》。其实刚穿过来时也零光片羽的看了看。但那时因为华光之狼在电影院一直泡妞,后来中途还走了,他没看完整,很吊的慌。于是这时从华光之狼的记忆库中搜索。还算这家伙有良心。之后在自己投影仪上又认真看了一遍这部可以说是2o14年最催泪的影片。这遍看,华光之狼被这个位面的国情给震撼了,也被这个位面的国语电影给震了!
在看过还不那么成熟的《后会无期》后。再看这部陈=可辛的诚意之作,杜星河心中也有种被泪弹砸中的触动。
如果这个位面能够多一些这样的题材,以电影撬动(也许是敲动)现实,即便剧作不够完美剧情不够触动又如何呢?国内的影院里可以放映这样的片子,大牌的演员可以比较没顾忌(片酬和得奖压力)的出演这样的片子,即使没有商业立足点又如何?何况这部电影中黄=渤和郝=蕾的演技已经无法用喜欢或者很棒来置评。
杜星河在意识中观看这部电影,仍旧哭了,即使一直有种隔靴搔痒之感。
说回电影的话,这真的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题材,现实中,每天都在生这样的事情,多得是,田文军和鲁晓娟这样的父母。
孩子并非一个大版的钱包,而是你身体的一部分、你的延续,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是他们活下去的意义所在。
每每感受到这点,杜星河都有种心中隐隐作痛的感觉,因为他也曾让自己的父母失去过活下去的意义。只有真正经历过生死的人,才能体会到那种丢失带来的巨大空洞感和绝望感。
这部影片,从演员们精湛的演技里,让那些没有体会过这种感觉的人触摸到丢失孩子为人父母的疼痛和绝望。
这并不是一部讲失踪儿童父母痛苦或宣传打拐的电影,导演的立足点应是在伦理和法律的冲突上。
事实上,这是一个很讨巧的点,也是在打拐背后隐藏的更大更深的关注点。
离婚夫妻面对孩子丢失所引两个家庭的动荡,人=贩=子的妻子是否有领养孤儿的权利,生二胎是否对丢失孩子的背叛,为生二胎给丢失小孩开死亡证明的法理冲突,丢失孩子对人贩子养母的感情,找回孩子重新与亲生父母建立感情和联系,得不到法=律援=助的农村妇女、善钻法律漏洞的律师与法律的冲突,无生殖能力的丈夫把责任推给妻子,司法的灰色地带,人=贩=子妻子的怀孕,以及埋的副线教师母亲和罪犯女儿,包括你看到的法庭跟一般想象中威严庄严的人法庭也不太一样。这些冲突所代表的社会意义和冲突本身都振聋聩。
有法律问题(打拐法的不健全),也有伦理问题,更多的是法律和伦理的冲突,这个内核是非常多好莱坞电影的内核,其意义自不必说,陈-可-辛导演是个文化导演,他和他的编剧思考得很多也很深。人们也能看到这种思考产生的表达野心。
不过可惜的也在于此,太多想说的,反倒并不是都能说的好的。
影片用了差不多一半篇幅讲丢孩子和找孩子的事情,但正如导演所说,剧情真正开始其实是在找到孩子之后。